地區康健中心|慢性病共治、心靈先導計劃、樂妍站全指南
關於地區康健中心
在香港,推動基層醫療發展是提升整體社區健康水平的關鍵策略。為了讓市民更積極地管理個人健康、加強疾病預防,並減少不必要的醫院服務使用,香港政府在全港各區設立了地區康健中心(康健中心)及其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康健站)。這些康健中心/站不僅是市民家門口的健康管家,更是實踐「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的核心樞紐,旨在提供全面、整合的社區醫療及復康服務。隨著2022年底康健中心的全面落成,以及衛生署轄下多項基層醫療服務(如婦女健康中心和長者健康中心)的逐步整合,它們正成為香港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柱。
本文將深入探討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的三大重點服務:慢性病共治計劃、健康心靈先導計劃,以及即將推出的樂妍站婦女健康服務。我們將為您詳細解析這些計劃的資助目的、最新的申請條件、具體的申請方法,以及服務流程。無論您是需要慢性病管理的市民、面臨情緒困擾的居民,或是關注婦女健康的女士,本指南都將助您全面了解地區康健中心的多元服務,善用這些社區資源,守護您和家人的健康。

關於地區康健中心
- 服務宗旨: 地區康健中心旨在提高公眾對個人健康管理的意識,強化疾病預防,並加強社區層面的醫療及復康服務,從而減少對醫院服務的依賴。
- 全港覆蓋: 截至2022年底,香港政府已成功在全港各區設立了康健中心和規模較小、作為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
- 主要服務範圍: 康健中心提供的服務涵蓋多個方面,包括:
- 健康推廣及教育
- 健康風險評估
- 疾病篩查
- 慢性疾病管理
- 社區復康服務
- 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
- 服務整合: 衛生署轄下的多項基層醫療服務,例如婦女健康中心和長者健康中心,將逐步整合到地區康健中心,提供更一站式的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服務通用申請條件與方法
無論是參與康健中心內的哪項服務,一般而言,申請人需符合以下基本條件並透過特定方式申請:
- 申請條件:
- 持有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的人士;或為香港居民的11歲以下兒童。
- 同意加入醫健通(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的人士。
- 申請方法:
- 市民可親自前往所屬區域的康健中心/站登記。
- 亦可透過其他單位轉介
- 查詢: 如有疑問,可致電各區康健中心或電郵至phcc@healthbureau.gov.hk查詢
1.慢性病共治計劃:糖尿病與高血壓管理新模式
計劃目的: 由醫務衛生局提供的「慢性病共治計劃」旨在透過資助形式,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早期篩查及管理,並與家庭醫生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最新更新(2025):
- 服務擴展: 自2025年3月28日起,計劃已擴展至提供血脂檢查。
- 新增服務點: 從2025年4月15日起,全港將增設超過20個服務點,進一步提升服務覆蓋率。
- 足病診療服務加強: 自2025年4月15日起,計劃下的專屬護士診所及專職醫療服務將加強足病診療服務。足病診療師會為患有糖尿病及/或高血壓的參加者進行足部評估,並針對足部潰瘍、周邊血管疾病、神經病變或足部畸形等問題,提供治療方案。
- 達標獎勵: 為鼓勵病人積極參與和達標,計劃設有獎勵機制。參加者在達標後的下一個個人計劃年度,便會在首次受資助診症中獲扣減診症共付額,最多為港幣$150元。(按此看詳情)
- 資助模式: 政府將資助計劃下的家庭醫生診症、藥物、化驗、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的部分費用,參加者只需承擔部分共付額。(按此看資助與共付額詳情)
申請條件:
- 年齡: 4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
- 健康狀況: 沒有已被確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
- 登記程序: 需前往地區康健中心/站登記成為會員,並同意加入醫健通,然後報名參加計劃並自行揀選家庭醫生。
申請方法:
- 市民須親自到地區康健中心/站登記成為會員,並在職員協助下或自行選擇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作為其家庭醫生。
查詢熱線: 2157 0500
申請過程:
- 地區康健中心/站職員會提供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名單,參加者也可透過計劃的搜索引擎自行選擇家庭醫生。
- 成功配對後,參加者將獲安排接受由自選家庭醫生提供的篩查和治理服務。
- 家庭醫生會進行評估並安排篩查化驗,解釋化驗報告及診斷結果,最終制定合適的健康管理方案。
2.健康心靈先導計劃:社區層面精神健康支援
計劃目的: 此先導計劃旨在基層醫療層面為輕度至中度的一般情緒困擾個案提供以實證為本的心理支援,目標是及早發現和介入,以防止情緒困擾情況進一步深化。
試行地點: 先導計劃在三個地區康健中心/康健站試行,分別位於:
- 屯門地區康健中心
- 油尖旺地區康健站
- 東區地區康健站
服務內容: 心理健康主任會向被評估為有需要的個案提供約6 – 8節低密度心理治療。
申請條件:
- 指定地區: 必須是上述三間指定康健中心/康健站的會員。
- 年齡: 18歲或以上。
- 狀況: 受到情緒困擾的人士。
申請方法:
- 市民透過康健中心的健康風險評估,了解是否有與抑鬱和焦慮相關的情緒困擾風險。
- 若被評估為高風險的個案,會獲轉介至相關地區專業服務伙伴(例如: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接受社區內的跨專業支援服務,以期讓相關人士獲取更全面和專業的照顧及支援。
3.樂妍站:加強婦女健康服務
計劃目的: 衛生署轄下的三間婦女健康中心服務將逐步整合至基層醫療署下的地區網絡。此舉旨在加強全港十八區地區康健中心/站的婦女健康推廣和教育,並提供新增的婦女健康服務專屬護士診所。樂妍站將透過評估和個別諮詢,識別有需要的婦女並轉介她們到樂妍站或醫院管理局普通科門診接受婦女健康服務。
樂妍站地點及預計服務時間:
- 柴灣樂妍站: 預計最早於2025年6月投入服務。
- 藍田樂妍站: 預計最早於2025年9月開始運作。
- 屯門樂妍站: 預計最早於2025年9月開始運作。
服務內容加強:
- 除了現有的健康評估、乳癌及子宮頸癌篩查等服務外,樂妍站更會為參加者按健康風險及需要制訂個人化的預防護理或特定諮詢服務供她們選擇。
- 樂妍站亦將研究引入自行採集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測試樣本的測試方法,提升以預防為本的婦女健康服務。
申請方法:
- 由2025年1月24日起,有興趣接受婦女健康服務的女士可以到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登記及進行初步評估。
- 地區康健中心/站會根據評估結果,按需要將會員轉介至樂妍站接受服務。樂妍站將會在投入服務前約一個月開始聯絡已登記的人士安排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