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內容

長生津:夫婦積蓄過百萬,也能申請高達$8500長者生活津貼?

在香港,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 是政府為年滿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提供的重要社會保障。這項津貼旨在實質性地補助長者的每月生活開支,減輕其經濟負擔,同時也間接減輕了子女的供養壓力,讓「俾多小小家用」的感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願望。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2月1日起,長生津的每月津貼金額已增至$4,250元。如果夫婦同時符合資格向社會福利署申請,每月更可合共獲發高達$8,500元的津貼,這對許多長者家庭而言,無疑是一筆可觀且重要的生活支持。

長者夫婦積蓄過百萬 都可以申請長生津!
長者夫婦積蓄過百萬 都可以申請長生津!

然而,許多長者及其子女可能會被長生津的資產和每月入息上限所困擾,誤以為積蓄稍多就無法申請。特別是「資產上限」,對於一輩子勤儉節約、稍有積蓄的長者夫婦來說,似乎輕易就能「超標」。但事實上,即使長者夫婦的積蓄合計超過一百萬港元,仍有方法符合申請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資產上限:常見誤區與真實情況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確實設有資產及每月收入的限制,且謊報資訊屬刑事罪行。根據政府提供的最新資料(請注意,這些限額會定期檢討和調整,請以社會福利署最新公布為準):

  • 單身長者申請人的資產上限:$406,000
  • 單身長者申請人的每月入息上限:$10,770
  • 已婚長者夫婦申請人的資產上限:$616,000
  • 已婚長者夫婦申請人的每月入息上限:$16,440

對於許多退休人士而言,特別是子女會給予父母家用(家用通常有豁免計算入息),每月入息大多不會超出上限。然而,「資產上限」看起來卻十分容易超出。但正如文章標題所強調的:「長者夫婦積蓄過百萬,都可以申請長生津!」究竟有什麼秘訣可以實現呢?以下將為您揭示。

上有高堂長生津小秘訣:資產規劃智慧

只要懂得巧妙利用政府的豁免機制和資產重組方法,即使積蓄過百萬,長者夫婦也能符合長生津的資產要求:

秘訣 1:將超出限額的資產轉為年金

這是最直接且政府鼓勵的資產重整方式之一。

  • 操作方法: 將超出長生津資產上限的現金或儲蓄,用來購買香港年金計劃或其他符合條件的年金產品。
  • 豁免原則: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規定,年金保費可獲豁免計算在資產內。一旦將資產轉為年金,這筆資金就不再計入長生津的資產審查範圍。
  • 優勢: 將年金作為資產重整工具,不僅能讓多餘的資產「隱形」,同時也能將一次性的大筆資金轉化為穩定的每月入息,為長者提供固定的生活費,有助於理財並對抗通脹。
  • 考慮因素: 雖然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若長者未來突然需要一大筆現金周轉,年金的靈活性相對較低,因為資金在一定年限內可能無法隨意提取。

秘訣 2:購買自住物業

自住物業是社會福利署明確豁免計算在資產範圍內的項目。

  • 操作方法: 如果長者夫婦的資產超出上限,可以考慮購買一套自住物業。
  • 豁免原則: 自住物業現時為社會福利署豁免計算的資產之一。這意味著,即使物業價值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只要是申請人自住,就不會影響長生津的資產審查。
  • 優勢: 購買自住樓不僅能解決長者的居住問題,提供「安居樂業」的環境,同時也保有一定的資產流動性。如果未來確實有大筆現金需求,可以透過賣樓來套現,相對年金計劃更加靈活。
  • 考慮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此豁免僅限於自住物業。若將自住物業轉租給第三者賺取租金,該物業的價值及其租金收入則可能被重新評估,影響長生津的申請資格。

實用建議: 對於剛退休且有供強積金及有恆常儲蓄的夫婦,資產總值大多容易超過400萬至500萬。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自住樓的豁免機制來重整資產,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秘訣 3:深入了解「資產」的定義與豁免項目

許多人對長生津「資產」的定義存在誤解。除了上述的年金和自住物業,社會福利署對資產的計算範圍其實相當廣泛,同時也設有其他豁免項目。

  • 資產包括: 土地、非自住物業、現金、銀行儲蓄、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包括債券、基金、獨資、合夥經營的公司/商號或有限公司的權益及累算退休權益)、商業/作投資用途的車輛(例如的士及公共小巴)及其營業牌照,以及金條及金幣等。
  • 常見豁免項目:
    • 自住物業
    • 將來自用的骨灰龕
    • 保險的現金值(而非投保保費)
    • 自用首飾可獲豁免。

「生果金」與「長生津」的抉擇:金額差異大!

各位子女及長者必須留意,香港的社會保障政策中,「生果金」(高齡津貼)及「長生津」(長者生活津貼)只能二選一

  • 生果金(高齡津貼): 現時每月津貼金額約為$1,620元,不設入息及資產審查。
  • 長生津(長者生活津貼): 每月津貼金額高達$4,250元(夫婦合共$8,500元),金額比生果金高出超過2倍,但需要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

很明顯,對於符合資產及入息要求的長者而言,申請長生津將能獲得遠高於生果金的資助。因此,強烈建議有需要的長者及其家屬,仔細評估自身情況,了解長生津的申請條件和資產豁免機制,積極爭取這份重要的生活補助。

免責聲明: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非資産管理建議。我們盡努力確保内容於發佈當天為準確,但我們不就相關的申請負任何責任。資産管理的產品種類繁多並涉及風險,未必適合每位人士,作岀相關決定前請向家人及相關專業人士尋求意見。